9月13日,通過各大媒體的報道得知公安機關近期破獲的特大“地溝油”案件,在浙江、山東、河南等地分別揭開了掏撈、粗煉、倒賣、深加工、批發、零售等黑色產業鏈,摧毀了涉及14個省的“地溝油”犯罪網絡,其案件令人驚心,暴露出來的食用油監管機制的種種問題更是讓人寒心。
“地溝油”流向餐桌的話題披露已經不是一兩天的問題。道康寧硅膠面對屢禁不止的“地溝油”,不少網友表示,“地溝油”的猖獗暴露出監管的弊端,相關監管部門的失職,監管機制和措施的缺失 ,導致了“地溝油”由小作坊到大工廠升級。
除了由于一些不法分子缺乏道德感、良知,以謀取利益為出發點不惜犧牲消費者的健康,歸根到底還是相關部門的執法不力促使了“地溝油”的產業鏈越發壯大,最后重返餐桌。
目前,我國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溝油已高達200—300萬噸,也就是說,在外面吃十頓快餐,就有計劃吃上一頓地溝油。
據醫學研究表明,攝入地溝油會對人體造成明顯傷害。輕則腹痛腹瀉,長期服用則會導致發育障礙、腸癌、胃癌等。
地溝油的危害嚴重。如今地溝油已重返餐桌,現在由誰來把它壓下去呢?
為了讓千萬百姓可以吃上放心油,公安部門和監管部門依然任重道遠。預防打擊地溝油制售食用油,不能僅依靠事后公安機關施以打擊,而政府監管部門的日常監管也不能缺位。
文章來自:道康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