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世紀初,我國造紙行業發展較緩慢,諸多的高端紙產都依賴于進口。從2002年開始,紙業的發展一直較為迅猛,每年的生產量和消費量均保持8%的平穩增長。尤以2007年最鼎盛,從進口大國華麗轉型為出口大國。有專家預言,未來20年我國的紙業將保持平穩增長。
發展新動力
行業的高速發展促進了各種紙業的發展。其中,瓦楞紙、白紙板和箱紙板發展最快,成為整個行業的發展最大動力。在此簡要介紹瓦楞紙:
瓦楞紙之所以成為發展的最大源動力,主要是其具有其他材料所無法比擬的優越性。它可回收再生,循環利用,同時重量輕可多次印刷,易于折疊,設計結構合理,耐破抗壓性高,具有更強的緩沖保護性能,成本低廉,并且非常環保。通過瓦楞紙的廣泛應用,可大大減輕以木造紙所帶來的高能耗,以紙代塑,以紙代木,更加的節約資源。從長遠來說,對于木材資源的保護,對于全球的生態保護都是具有深遠意義的。
結構調整三步曲
在行業發展的同時,進行一次產業結構的升級是行業謀求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。受到各方因素的影響,道康寧紙業企業遭受了極大的動蕩。先是受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打擊,接著是我國的企業倒閉熱潮,以及原材料價格不斷攀升,勞動力資源日益緊缺,通貨膨脹對社會發展的負面影響等因素帶來的影響。總而言之,行業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都不夠明朗。順應時代潮流,在劣化環境下亟須進行產業結構的全新升級,來一次全行業的大變革。于逆境中某生存,于變革中求發展!
國家同樣非常重視造紙行業的結構調整。前不久的“十二五規劃”中就此做出了有力建議,明確表明造紙行業的產品結構調整,應著力于以下幾個方面:
行業龍頭肉企業應充分發揮先鋒作用。產業組織結構調整,主要是行業龍頭公司的培養,行業集中度提升,這部分內容我們在第三章已經做了詳細的介紹。
逐步淘汰高耗能技術,增加技術含量,走高質量行業路線。產品結構的調整,主要是淘汰消耗高、功能低紙及紙板的低檔產品,大力發展低定量產品等。必須一手淘汰消耗高、質量差的低檔產品,加快升級換代步伐;一手重點研究新產品。低定量、功能化紙及紙板新產品,著力開發低定量紙及紙板、含機械漿的印刷書寫紙、液體包裝紙板、食品包裝專用紙、低克重高強度的瓦楞原紙及紙板等產品,積極研發信息用紙、國防及通訊特種用紙、農業及醫療特種用紙等,增加造紙品種。
大力調整原材料結構為重要手段,發展高質量低耗能產品。降低取材對環境資源的消耗浪費,調整木漿、廢紙漿以及非木漿的比例,提高木漿占比和原材料自給率,降低對外依存度。同時鼓勵造紙企業擴大利用廢紙生產新聞紙、印刷書寫用紙、辦公用紙,包裝紙板等再生紙產品。
以環保低碳為主線,輔之于優品質,充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,造紙行業定將迎來全新的發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