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社會的進步,現在對產品質量要求越來越嚴格。
近段,國家質檢總局在對全國85家木質家具制造企業進行檢測后發現,甲醛超標的企業占76.9%,最高超標116倍。在板式家具尚未能掙脫甲醛暗影的此時,軟體家具又蒙上DMF的新罪。
據了解,板式家具必需使用的板材、油漆、膠水等材料大多含有甲醛成分,固然市道市情上有達到E1級和E0級甚至零甲醛的板材以及環保漆,但本錢高昂,令良多企業望而生畏。有業內人士透露,市場上標有“零甲醛”的產品基本都是在忽悠消費者。
而市場上,歐美的板式家具也有很大的市場份額,記者了解發現,美國加州的CARB(California Air Resources Board,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)法規最為嚴肅。它不僅嚴格劃定了各類板材的甲醛含量,還要求工廠必需建立質量治理體系和品質控制實驗室,并必需強制第三方認證,產品必需貼上合格標簽。而海內的板式家具,良多連規范的使用仿單都沒有。
記者在了解歐盟對家具的相關環保要求時,發現其不僅對甲醛有相應劃定,還對REACH(化學品注冊、評估、許可和限制,影響化工、紡織、機電、玩具、家具等行業)有嚴格的劃定,DMF(Dimethyl fumarate,富馬酸二甲酯)更是在禁止之列。
據悉,DMF主要存在于沙發、床等軟體家具之中,用于皮革和紡織品的出產、儲存、運輸等過程的殺菌和防霉,它固然能按捺30多種霉菌、酵母菌和細菌,特別對肉毒梭菌和黃曲霉菌有很好的按捺作用,但根據相關專家論證,該物質在常溫下升華具有熏蒸性,對眼睛、呼吸系統、皮膚和黏膜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,與皮膚接觸后易發生過敏、可引起皮膚濕疹和灼傷。
這是一個過程,一個社會發展前進的過程,低質量的產品將被社會無情的淘汰。